7月20日,山东乡村骨干教师中国文化研修班在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开讲。来自邹城市中心店镇教育办公室、邹城市公办与民办小学、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研修活动。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邹城市中心店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孙勇,基地教师代表陈鹤龄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马晓乐对各位领导和研修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表示,在山大人即将迎来百廿校庆之际,非常高兴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一线教师们共聚山大,共襄乡村传统文化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5月31日,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也再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幼儿园孩童到山大校园里的学子,每个人都是未来中外文明交流互建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让孩子树立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观念去完成这个答卷。马晓乐随后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与体验基地的情况。

孙勇代表研修班所有教师向山东大学的各位领导表示感谢。他说,今年6月11日,山东大学暖阳春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邹城市中心店镇后南宫小学举行,通过一天的活动,后南宫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全镇教育系统与各部门人员对传统文化在校园如何开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学校和教育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孙勇表示,研修班成员来自“孔孟之乡,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邹城市中心店镇,“店”在古代意为“驿站”,中心店镇是北京到南京的中心点,是菏泽到临沂的中心点,同时也是他们大家心中的中心点。此次来到山大进行文化研修,是邹城市响应国家号召的有效路径,希望骨干教师通过研修课程这一宝贵时间,切身感受高级文化殿堂的魅力,领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诚挚邀请山大的各位老师经常到乡村学校进行交流。
基地教师代表陈鹤龄发言,她阐述了基地“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下呈现方式”的教学理念,希望能在体验中跟学员们一起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为此次研修班专门打造了中华文化综合体验课程,包含了“华服夏礼”“金声玉振”“纸墨移形”“金石意趣”等沉浸式文化体验专题课程。


结业仪式上,学员分享了体会和心得。邹城市东滩幼儿园谢丽丽老师说,以往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一知半解浮于表面,通过一整天丰富又充实的体验课程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邹城市中心店镇教育办公室祝永志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教育者,在基地一天的学习中收获满满,明确了下一步基层教育努力的方向。后南宫小学张运伟老师表示,6月份山大老师和志愿者们实地教学带来的灵活教育方式方法令人印象深刻,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学习,感谢体验基地各位老师耐心的讲解。

孙勇在结业仪式上进行总结发言,他期待乡村教师能将山大体验式文化教学的授课方应用到实际当中去。他希望这样先进的教学方式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员老师们,帮助大家切实提高乡村传统文化课程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乡村的孩子也能够走进山东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学府的殿堂。

此次研修活动是山东大学“暖阳春苗”文化志愿服务队“中国文化乡村行”的后续,是继今年年初为邹城市郭里镇独山小学、6月邹城市中心店镇后南宫小学两次体验式文化教学志愿服务活动后,针对乡村骨干教师开展的集中式文化研修活动。该活动旨在助推基础教育领域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