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山东大学新文科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1年)》要求,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加快文理工医有效融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在校生提供传承文化、展现风采、服务社会的新平台,依托唐仲英教育援助基金,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第一批申报项目截止至2021年10月,已有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香港当代设计奖”,第五届神笔奖创意大赛金奖,2021ICAD国际青年美术设计大赛铜奖,山东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为了给更多的同学提供施展特长的平台,现启动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2021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选题
(一)委托研发项目
1 |
百微茶课——山大学子讲述中国茶文化 |
2 |
匠木造物——基于中国榫卯结构的文创体验设计 |
3 |
开天辟地——基于中国上古神话的游戏设计 |
4 |
文创印技——3D打印技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实践 |
5 |
山魂海韵——山东大学校园景观的3D创意设计与制作 |
6 |
百廿微镜——山东大学校园景观微视频制作 |
7 |
中国民间工艺的创新转换与创意实践 |
8 |
匠心独运——工艺美术类视频制作 |
9 |
历久弥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视频制作 |
10 |
妙笔生辉——传统文化工作者漫画形象设计 |
11 |
斯文在兹——雕版印刷微信互动小程序制作 |
12 |
华服新萌——传统服饰动漫设计制作 |
13 |
礼道其志,乐和其声——华夏成人礼仪式配乐制作 |
14 |
纸墨传韵——碑拓工艺动漫体验设计 |
(二)自由探索项目
1.热爱中华文化文创产品实践
鼓励具有文化传承热情的在校生积极投身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传播事业,激发在校生创新创业干劲,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承传播的创新路径。
2.创意体验设计
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创意体验设计:包括编撰体验设计文案、制作系列教具、组织实施创意体验活动、文化实验设计、录制创意体验视频等。
3.文化传播资源的创意研发
探索通过手绘、微动漫、3D打印或开发体验小程序、文化体验软件等方式进行文化资源研发,创新文化资源呈现方式,丰富文化资源的表达与言说方式,并应用于教学体验与文化传播。
4.大学生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实践
鼓励在校生做优秀传统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走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开展社会文化服务,服务“乡村振兴”,实施各类文化体验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素养。
二、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面向山东大学全体同学,鼓励专业交叉融合,鼓励组建项目团队,鼓励本科生、研究生联合组队,鼓励校际联合申报。
2.每个项目设1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为山东大学在校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心,有较为充沛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项目研发与实施。
三、总体要求
(一)申报时间
项目申报时间为2021年11月4日-11月14日
(二)申报要求
申报人按照要求下载并填写《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项目申报书》(附件1),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装订。项目申请书须由项目指导教师或研究生导师审核签字,所在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盖章,将签字盖章后的扫描版发送至邮箱whjd@sdu.edu.cn。
(三)立项数量和经费保障
拟支持重点项目5个,一般项目10个,培育项目10个。通过专家评审与申报答辩后,根据申报情况和预算额度予以重点项目不少于30000元/项、一般项目不少于10000元/项,培育项目不少于5000元/项的经费支持。
(四)项目考核
开展项目中期考核与结项考核。中期考核未通过的项目将取消结项资格;结项须提交相关成果、通过答辩。表现优异的项目团队另设奖励。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依江 0531-8836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