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之旅

教师寄语:

本学期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与我们齐聚知新楼A座24层,开启了传统文化之旅。陈麟菲,一个活泼爱笑的可爱女生,带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独一份的热爱,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她与老师、与同学、更与传统文化碰撞出了属于这个春天的火花。

——课程教师代表:崔溶


“传统文化并非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我们生活中的活水。”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级西语专业 陈麟菲



缘起: 与宝藏课程的奇妙邂逅

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是我入学以来最心仪的选修课。至今难忘那个瞬间:电梯在知新楼A座24层停稳,电子门徐徐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几个大字映入眼帘。那一刻,心底涌起的不仅是对山大开设这门通识课的赞叹,更是为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而深感自豪。这门课不仅让我系统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与手工艺技法,在课堂之外,更是引领我向更广阔的文化天地迈进了一大步。与这门课的相遇,带着一丝“天意”的巧合。开学第二周,因学分所需,我再次点开选课系统“捡漏”。当看到“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课剩余容量栏那个醒目的“1”时,我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这可是公认的“宝藏课”啊!来不及多想,我以最快的速度按下了选课键。欣喜之余,我发现在中心校区的男友曾经作为基地志愿者参与布置了许多陈设,真是——缘,妙不可言!


浸润:从手工艺到国际视野的文化探索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与《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这门课,我会用“双向奔赴”去形容。首先,课程本身的优质内容与绝佳口碑深深吸引了我,另一方面,我内心对中华文化热情其实早已生根发芽。小学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折纸教学,为我收获了上万粉丝;篆刻、滴胶、拼豆、钻石画、超轻黏土都曾是我探索的领域。进入大学,我深耕钩织技艺,在支教时也教孩子们折纸、制作扭扭棒和植物花灯……这些对使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直到某一天我惊觉,我已“浸泡”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古今中外文化“大池”中许久,对“文化”的感知渠道之广、理解之深远超从前。

这种浸润是全方位且主动的。出身学习西班牙语的我,也沉醉于中国古文字学课堂,感受汉字音形义的无穷魅力;在严肃的形势与政策课上,我组织同学展示有趣的家乡文化,从地方视角诠释“文化强国”;在西班牙语国家概况的展示中,我选择“西班牙的中文教育”和“西语国家华人华侨”主题,带大家感受古巴白人传承粤剧的动人乡情;体验过墨西哥亡灵节剪纸文化,我也会在课后购入红纸刻刀,尝试刻下蛇宝与花鸟图……当意识到文化活动能让我深度沉浸并感受到自我价值时,我毫不犹豫地抓住每一个机会,投身于学习与实践的浪潮。


实践:在挫折与成长中创新

回到课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之路也并非总是坦途。剪纸课就给了我一个小小的“下马威”。热身刻“囍”字还算顺利,可到了自选图案环节,盲目自信的我挑了一张过于繁复的样式,结果在下课时未能完成。更糟糕的是,急躁之下,我草草收尾,留下不少刻错刻坏的痕迹。这次挫折让我痛定思痛。重新选择了一张线条更清晰简洁的醒狮蛇宝图案,虽然过程中仍有刻断和毛边的小遗憾,但最终成品已让我心满意足。

而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也从未止步于课堂。2025年1月21日,我与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相遇,观之,内心无比震撼。灯会带给我的,不仅是500亩场地、万千璀璨灯组的视觉冲击,更是无数灯匠的匠心、政府支持下彩灯文化推陈出新、真正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名片”的深深感动。回到学校,我将自贡灯会融入了本课的课堂展示,结合课堂成果与所思所想,我来到了“第七届传统文化阐释大赛”的舞台并获得了实物组一等奖。而最终得奖,我相信不仅得益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因宣纸上那铿锵有力的的山大办学章程。感谢我的西班牙外教Roberto,他竟能将随身布包上印着的章程内容念得八九不离十,令同学们惊叹不已——这不正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生动写照吗?提灯下方,摇曳着的是我亲手编织的二回盘长结,这何尝又不是这门课赠予我的、最美好的祝福?



结语:点亮文化传承的明灯

回顾课堂,碑帖拓印、传统汉服、茶道、篆香、茶席布置、篆刻、中国结、传统乐器、国画、书法……整理照片时不禁惊叹,在时光匆匆中,我竟已亲身体验了如此多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每次尝试,都是与传统文化崭新的碰撞交织。看着自己珍爱的如意篆香、认真书写的“茶半香初”、与伙伴们合力布置的茶席,我已深知,于我而言,这门课的意义远不止于“体验”,它不仅是激发起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使我萌生了一种文化自觉,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既是传统的继承者,也是未来的开创者。

就像那盏参赛的提灯,它既承载着山大的精神,又融入了个人的创造;既延续了彩灯的工艺传统,又表达了当代青年的文化理解。或许,这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最好的存在方式:既扎根于历史的土壤,又向着未来的天空自由生长。


最后,由衷的感谢要献给这个学期的授课教师崔溶老师,献给《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这门精彩的课程,献给为我们提供宝贵平台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献给山东大学,也献给每一位在我文化探索之旅上点亮明灯的引路人。衷心祈愿,能有更多人参与这门课、走进这个基地,能有更多力量汇聚,共同守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些无价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传统文化从不遥远,每一次的学习与体验都是它在同学们心中的一次生根发芽。希望这样的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能伴随着更多的同学在自己独一份的青春岁月中不断绽放。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