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写作锦囊|下笔之前要构思到什么程度?

编者按:

“写作锦囊”栏目此前发表了二十多篇有关写作技法的文章。目前,这个栏目已接近尾声了,最后两期,我们打算改变一下形式,不再发整篇的文章,而是刊发两组“写作问答”。一来希望“问答”的形式给人以亲切、活泼之感,二来也是因为这些问题确实有人问过郑连根老师,有一定的普遍性。郑老师以文字的方式统一回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助益。

读了很多书,其中还有不少文学名著,为什么还是写不好文章?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问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作家曹文轩曾说:“阅读是弓,写作是箭。要想把箭射远,弓一定要强。”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要想写好文章,确实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离开了阅读谈写作,就像离开了弓谈射箭一样,是断不可取的。这是二者关系的一个问题。

可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中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读了很多书之后,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吗?答案是:不一定。

大量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想快速提高写作能力,除了大量阅读之外,还要学习相关的写作技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写作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能力,不是靠单一的大量阅读就可搞定的。这就像一个人学书法,他当然要看书法字帖。但是,他仅靠大量读字帖,不动手临摹就能学会书法吗?显然不能。再比如,你想学钢琴,仅仅看郎朗的钢琴表演就可以吗?你想学油画,仅仅参观油画展就够吗?显然不行。学习任何一项技艺,“练习”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写作又怎么能例外呢?

为了考试和完成任务而进行写作,总是让人感到很痛苦,怎么才能把这种被动的写作状态调整好?

主动写作和被动写作都能写出好文章。

被动写作一般都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可能还会有相应的写作要求。好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些限制性条件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使我们不能展示出真实的写作水平。这种想法初看好像有道理,其实不尽然。“文章合为事而著”,文学史上的很多好文章,都是为了完成特定的现实目的而写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给任安的一封回信;曹植的“七步诗”是在被问罪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写出来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他给后主刘禅上的奏折……有时,特定的现实目的非但不构成写作的阻碍因素,反而能刺激出作者的灵感,也使写出的文章更聚焦、更出彩。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可是回到历史现场,这篇文章是范仲淹主动写的吗?不是呀。是他的好友藤宗谅(即藤子京)请他写的。

好的写作者,应该像一支出色的部队,既能打进攻战,也能打防御战,而不是说只能进攻,不能防御。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要转变心态,不要在心理上抵制被动写作,而是接受它,面对它。然后,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技能,尽力写好这类文章。

都说要有了构思才能下笔,可是,构思到什么程度才能下笔呢?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想出了一个好的开头就能动笔,而有的人则要做到成竹在胸才动笔。成熟的写作者往往是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找到了自己“下笔”的那个火候。我的个人体会是,构思有了大致的方向就可以下笔,不必把每一个环节都想清楚。

“写作是写作者最好的老师”,提升写作能力的最大秘诀就是不断地写。有时,你只想出了一段话,没关系,请把它写出来。写出了一段话,这一段话就可能推着你写出一篇文章。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也有类似的情况,没有构思,胡乱地写,肯定不靠谱;可是,老是构思,迟迟不动笔,也不行。迟迟不动笔,构思往往也深入不下去。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写的过程中思路才越来越清晰的。写作要在“思”和“写”之间找到某种平衡,并形成良性互动。好的状态是,一方面要在构思的指导下写作,另一方面又能“以写促思”——通过书写使我们的思路更精细、更准确。

有时候想说的话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有时候又没有灵感,不知道写些什么,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想说的话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第二个问题是“没有灵感,不知道写些什么”。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想说的话千头万绪,就要理清头绪慢慢地说。写作的核心能力,其实就是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想说的话千头万绪”,正说明需要处理的信息比较复杂。那你就要想:这么多的信息,它们之间都是什么关系?谁与谁是并列关系?谁与谁是因果关系?谁与谁可以互相比对?谁与谁可以归类到一起?……把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理清楚之后,再考虑文章的结构与写法,比如,先说哪些信息?后说哪些信息?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总之,看似千头万绪的信息,其实它们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只要先搞清复杂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考虑好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就能把千头万绪想说的话一一说清,说好。

再说第二个问题。写作不能完全依赖灵感。对写作者而言,有灵感固然是好事,但搞到没有灵感就不能写作,那就太过分了。毕竟,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任何一位作家也不能保证自己天天有灵感。即便是杰出的作家,他有灵感的时候也是少数,大多数的情况下,支撑他写作的都不是灵感,而是他的写作使命、写作技巧和写作习惯。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说:“你不能等灵感,你得拿着根棒子追寻它。”另一位美国作家罗伯特·弗罗斯特也说:“写作的艺术,就是把裤子装进椅子的艺术。”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来理解,我们可以说,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作家也不能坐等灵感的到来。正确的姿势是:写作者要在不断的思考与写作中一次次地与灵感相遇。这也正如我在《“不写什么也没有”》中所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不高,那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方法还是不断地写,你一直坚持写作,写着写着就摸索出了门道,写着写着思路就比原来开阔了,甚至,写着写着灵感也多了起来。”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出了海量的网文。看多了这样的文章,会不会改变人们的阅读口味,进而动摇经典作品的地位?

我认为,网文的兴起会让人们的阅读口味更加丰富,就像让喜欢于吃川菜的人也接受吃粤菜、淮扬菜一样。但它不会动摇经典作品的地位,就像我们不能把宋词的兴起归结于唐诗的没落。

在文学的发展史上,我们今天所认可的很多经典,在其诞生之初,某种程度上也都扮演着类似今天“网文”的角色。比如,相对于四书五经,唐诗就是“网文”;相对于唐诗,宋词就是“网文”;相对于宋词,元杂剧就是“网文”;相对于元杂剧,明清时期的小说就是“网文”;相对于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现当代文学就是“网文”。在这里,“网文”就是文学草根性的代名词。我们可以看到,在草根和经典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文学的发展史反复证明:经典曾经是“网文”。经过大浪淘沙,上一个时代中的“网文”精品,往往就会成为下一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文学经典。一部文学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说就是“网文”不断地成长为经典的历史。这是就宏观的文学史来说的。

就微观的私人阅读而言,我们今天面对着海量的良莠不齐的“网文”,阅读时确实需要抱有警觉之心,不能只读网文而忽视了对经典作品的学习。毕竟,阅读经典作品是一件投入极低而收益极大的事——它既对阅读和写作助益多多,又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滋养我们的人生。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