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写作锦囊|你的洞察在哪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问也好,文章也罢,说到底都是对世间万物、人生百态的种种洞察。洞察,英文是insight,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它也被称作“洞见”。冯友兰先生将魏晋风度的内涵概括为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四项。在我看来,这四项也是一名优秀作家所应该具备的精神特质。今天,先说洞见。

什么是洞见?词典上的解释是“洞悉事物原委的观察”。我的理解,就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能力。再往细处说,达成洞见有两个层次,其一,要有观察这个动作,这是搜集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二,观察之后还要善于思考,能从众多芜杂的信息中提炼、总结出某种规律性的认知。

不妨先看广告创意者东东枪讲过的一则实例。好多年以前,香港的一家广告公司要帮助客户推销一个房地产项目。那是一个靠海的、比较贵的高端别墅小区。这个楼盘,只有成功人士才能买得起,来看房的也往往是那些年纪稍大、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可是,成功人士一般也不会买这个房子,一来是靠海的别墅比较贵,二来是人家原来住的房子也不错,没必要再花很多钱去买一个海边的房子。事情就此陷入到了困局之中。

后来,广告公司派团队去实地调查。调查中发现对这个海边别墅感兴趣的人中,绝大部分人都有孩子。这件事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创意,根据这个创意拍出了这样的一个广告片:几个小孩子在海边嬉戏,拿着挖沙子的工具跟父母一起玩耍,然后回到海边别墅的家中。配合画面的广告词是:“孩子的童年十分短暂,所以不能什么事都等以后再说。”

这个广告就很有洞见,它戳中很多父母的心。你的孩子很快就长大了,你想五年之后再买房子吗?对不起,那时你孩子的整个童年就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你想给孩子一个有海风、有沙滩、有绿树、有海鸥的童年,那现在就得“出手”。

这种洞察其实是对人们某种微妙心态的觉察与把握。身为作者,你只要说准了某一类人的某种心态,那么你就会获得读者的心理共鸣,就会有读者喜欢你。学习这一类洞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注意一些有名的歌词。大凡广为传唱的歌曲,歌词里几乎总有击中人心的一两句话。这一两句话,是大家“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人们心中早有这种想法或感受,但是没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现在歌词作者把它点破了。人们于是“恍然大悟”:“啊,这歌真唱到了我的心坎上!

好歌要有洞察,好诗、好文也要有洞察。而且,好的洞察还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能让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经历的人都产生共鸣。唐诗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名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语道破了日月永恒与人生苦短之间的千古无奈,这是一种好的洞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出的是人们心中千年不变的壮志豪情,这是一种好的洞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道出的是心智模式自由切换的潇洒、自在:即便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依然有坐下来看云卷云舒的从容与淡定,这是一种好的洞察。  

洞察有大小,小的洞察是你发现了常人容易忽略的某一生活现象。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开始变老,是源于他发现自己长得像父亲了。”[ 《活着为了讲述》,(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李静  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11月版,P413]这种现象其实早已存在,可是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读到了马尔克斯的这句话之后,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啊,确实这样。

要获得好的洞察力,往往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比如,在印度尼西亚,上了年纪的布吉人船长非常厉害,他们即使在甲板上沉睡,只要航向、天气、水流三个因素中的任意一个发生了变化,老船长立刻就能醒来。当海浪的大小发生改变,老船长也马上能从船的摇摆中感受到。老船长的这种洞察,我们姑且称之为职业洞察

保险界的从业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推销儿童意外险,向孩子的父母推销,其成功率远远低于向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推销。原因何在?公认的解释是:并不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比父母更爱小孩子,而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心里有一个隐秘的担忧:自己可能看不到孙子(外孙)、孙女(外孙女)长大、成家立业了。他们担心自己的寿命不够长,于是就把这种担心外化为更愿意为孙子(外孙)、孙女(外孙女)买保险。这样的洞察,若不是前人有了总结,绝大多数人是不容易察觉到的,因为它潜藏在人性的深邃处。

职业洞察往往能催生出好的方法论。莫言说:“我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莫言)]这是他的创作洞察。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塑造的人物太泾渭分明了,一派是“正面人物”,一派是“反面人物”。正面人物是正义的化身,而反面人物则是邪恶的代名词。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过于简单,限制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这种情况,莫言在写小说的时候就有意拒绝简单化叙事,写“好人”的时候也要写出他身上的“坏”,写“坏人”的时候也要写出他身上的“好”,这样就极大拓展了文学形象的复杂性与深刻性。而“把自己当罪人写”则意味着作家自己放低姿态,杜绝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说教气,回归“讲故事的人”的本分。

如果说对生活现象的洞察是小洞察,对职业技能的洞察是中洞察的话,那么,对社会规律的洞察就是大洞察了。比如,传播学中有一种“弱传播”理论,它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在舆论世界里反而会成为强者;很多现实生活中不重要的事,在公众舆论里反而会掀起轩然大波。这就是一种理论洞察,它敏锐地指出了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舆论世界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话语体系中,弱者优势,强者劣势,情感强势,理性弱势。

再比如,吴思先生总结出的“潜规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洞察。“潜规则”一词在今天被人们广泛使用,常与女明星、制片人、腐败官员等一起出现。每每此时,读者往往能从字里行间脑补出香艳而邪恶的画面。这个词的原创者就是吴思先生,他在2001年出版了《潜规则》一书。在这本书中,他通过若干历史案例,揭示出了一种社会规律:在正式规则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不成文的规则。这种规则虽无明文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认同,甚至起着支配作用,这种规则,被他命名为“潜规则”。可以说,“潜规则”是吴思先生研究历史的一个极有学术价值的洞察。正因为这个词高度概括了某种社会现象,所以它后来溢出了学术界,应用到娱乐圈、商场、官场等各个社会领域,成了一种公众话语。

将洞察分为大小,只是为了行文方便,不是为了比较优劣。好的洞察千姿百态,就像世间的花朵,各有各的迷人之处。不过,不论怎样的洞察,其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好的洞察都是充分动用智力的产物,体现的正是作者最核心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个人天赋,一部分是后天努力。个人天赋的部分,我们无法改变,放下不说。这里只说后天努力。其实,要提高创新能力,也是有方法可以遵循的。对个人来说,创新需要全面发动自己的身体器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问,用头脑想,动手去干。强化观察、发问、联想、交流和实验这五个方面,就能够提升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训练洞察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善于联想和想象,不断地突破思维的边界。对此,著名社会学家刘瑜说,所谓的洞察力,就是“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能力,把句号变成问号的能力,把‘此时此刻’和无数‘它时它刻’联系起来的能力。”

人在社会中生活,需要做出种种行为。行为需要动机,动机需要洞察。“文学是人学”,作家不仅要观察人在社会中的行为,还要洞察到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曹雪芹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堪称写作者的洞察箴言。要写出好的文章,不仅事关语言文字,而且事关社会学和心理学。因此,优秀的作家绝不能只想着遣词造句那点事,还应该深切地关注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比如潮起潮落和花开花谢,比如世间百态和人心冷暖。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