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写作锦囊丨建立写作资料库

在写作这件事上如何做到“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办法就是——

建立写作资料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食材,水平再高的厨师也做不出美味的大餐。同样道理,如果没有素材,再厉害的作家也写不出好文章。因此,积累素材就成了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不妨先看一位著名作家积累素材的案例。李敖是著名的学者、作家,他一生出版了100多本著作,总字数超过3000万。他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的著作,就与其善于收集资料、积累素材密不可分。李敖曾在电视节目中讲过他的“大卸八块”读书法:他买书会一本书买两本,一本为了收藏,一本用来阅读和切割。他读书时准备好剪刀、浆糊,看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就动手剪下来,贴在卡纸上,制成资料卡。他有很多夹子,用来分门别类地放资料卡。资料卡的类别有战争、宗教、外交、建筑等,每个大类别之下还有更细的小类,比如宗教之下再细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他用这种方法积累了海量的资料和素材,建立了一座私人图书馆式的资料库。有了这个强大的资料库,他写作时就非常方便,需要相关资料,“按图索骥”即可查到。

从李敖的案例中,我们可得到如下启发:建立写作资料库非常重要。对军队而言,后勤保障系统必不可少,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写作者而言,积累素材就相当于创建自己的“写作后勤保障系统”。

那么,创建写作资料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其实,此事的本质相当于给我们打造一个“外挂大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过目不忘之才,不能把有用的资料、素材都记在脑子里(即便暂时记住了,可能也会忘),那我们就把这些素材都记在资料库中,以便日后可随时查找、调取。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那我们就不妨用“烂笔头”来弥补记忆力的不足吧。

以前的作家、学者基本上都是靠做笔记来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的。季羡林先生为了写《糖史》,曾天天到图书馆去读古籍,遇到与糖有关的资料就抄在笔记本上。经过六七年的奋战,季羡林先生写出了《糖史》一书。这部著作用大量事实证明,糖和制糖术一直在中国、印度、南洋、伊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交流和传播。《糖史》勾勒出了这些交流的路线,考证出了交流的年代、集散的口岸以及制糖水平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在季羡林先生之前,有关糖的文献资料零散地分布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这些材料经过季羡林先生的用心收集、整理和研究,就转化成了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季羡林先生治学,堪称“聪明人下笨功夫”的典范——他先用聚沙成塔的方式大量占有资料,然后再勤奋著述。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偷奸耍滑,下的都是硬功夫,做出的也都是真学问。

如今,我们生活在了网络时代。先进的网络工具为我们收集资料、积累素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我们不用再像李敖那样用“大卸八块”读书法去积累资料了,也不用再像季羡林先生那样先逐字逐句地阅读浩如烟海的典籍,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把需要的资料抄写下来了。但是,这两位前辈注重资料积累的意识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实际上,今天的一些互联网领域的大咖也正是这样做的。比如马云,据说他有个特别助理,专门帮助他收集精彩的段子;罗辑思维和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他的电脑上也有一个文件夹,专门搜集、记录打动人心的金句。马云的口才备受称道,罗振宇在每年的跨年演讲中都说出风行一时的金句,这都与他们平日注重积累素材分不开。没有平时的长期积累,想突然之间就写出好作品是不现实的;没有平日的持续努力,想突然之间就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呢?

积累素材先要进行取舍。今天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不能什么素材、资料都搜集,只能选定一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自己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有了重点,我们积累素材、收集资料才能更加高效。

拿我自己来说,我主要写文史方面的书。所以,我日常搜集的写作素材也多集中在历史、文学和其他相关的社科领域。遇到这些方面的有用资料,我就会用各种办法将其纳入到自己的写作资料库中。而对娱乐明星之间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我就没下过什么功夫;对股票的涨涨跌跌,我也关注不多。

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把心思投入到了哪个领域,注意搜集哪方面的信息、资料和素材,我们往往就会在哪个领域有发言权。你若问我秦始皇的亲爹究竟是吕不韦还是秦庄襄王?我能把这个历史之谜给你说个大概;但你若问某位演艺明星的丰富情史,那我可能就支支吾吾。这不是因为我清高,不屑于“八卦”,而是因为娱乐圈的是非恩怨不在我收集资料、积累素材的范围之内。同样道理,随便从《古文观止》中抽一篇古文,我都能给你讲出它的起承转合,但我不能说明一支股票K线图背后的曲曲折折。

我建立写作资料库的方法是新旧并用、土洋结合。此话怎讲?就是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比如,最原始的记笔记,我一直在用。开会或听讲座的时候,听到一种好说法,我会记在本子上;散步的时候有了一个新思路,回家之后我也会记在本子上。

记笔记之外,我读书也算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中读到精彩的段落或有用的资料,我会不由自主地划出来,有时还在上面写批注。这些书中勾画过的内容也是我写作资料库中的一部分。有一年,我在一家网络平台上讲写作课,课上使用的例文、例句全部出自文学名著。当时的课程编辑感慨地说,光搜集这些经典的例文、例句就得下多少功夫啊!其实,那些例文、例句并不是我临时搜集的,而是我在长期读书的过程中随时收集下来的。多年来,我买来读过的书,大都有勾画和批注。这些书放在我的书橱里,就成了我写作资料库的一部分。书中勾画过的内容我一般都有印象,不时也会翻一翻。这样,等写作时若需要引用,我找到那本书一翻就能找到。

纸质书之外,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电子书等互联网资源也成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实,这类电子读物更便于我们收集信息、积累素材,因为这类平台的信息更便于复制、收藏和搜索。我的做法是,在电脑上建立一个“写作资料库”的文件夹,在网上读到有用的资料就复制到文件夹的相关目录之下。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精彩文章,就点“收藏”,以便日后重读和查找;在APP、电子书上读到精彩内容,也要及时划线,记笔记,APP和电子书会把你划线和记笔记的内容保存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总体而言,互联网工具为我们建立写作资料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技术支持。只要有建立写作资料库的意识,并肯于坚持,我们在搜集资料、积累素材上要比季羡林、李敖等前辈幸运许多,省力许多。

资料、素材积累到一定的份上,还要经常翻阅,勤于整理。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不管是用哪种手段积累的素材,我们都要时不时地温习一下,否则,时间一长可能就彻底忘了。彻底忘掉的素材,虽然也保存在我们的写作资料库中,但是它们处于沉睡的状态,不能被我们及时调取,更不能派不上用场。时常温习积累的素材,这是我们在熟悉材料,消化材料。随着对材料的熟悉和消化,我们往往就能发现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写作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研究日常积累的材料,并把材料不断组合,使之聚拢化、条理化、系统化、深入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材料加以比较、分析和使用,这些能力也是我们整体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葛优曾经在电影《甲方乙方》中说过一句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中国有句古话叫“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家中没有余粮,地主心里也发慌。对于写作者而言,建立一个写作资料库,并不断地往里面积累素材,就相当于地主往自家的粮库存粮食。平时存的越多,真正动笔写作的时候,就越有底气,写起来也越省时省力。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