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写作锦囊丨写作中的深思考

畅销书作家林少波先生说:“快时代要有慢哲学,浅时代要有深思考,碎时代要有严逻辑。”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今天的时代就是快时代、浅时代和碎时代。高铁和飞机能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抵达远方,互联网技术让两个人不见面就能在线上聊天,阅读更是进入到了碎片化的“屏读时代”——人们已然习惯了在手机屏幕上读各种“鸡血”和“鸡汤”,而对纸媒和书籍则敬而远之。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在很多时候都需要有自己的慢哲学、深思考和严逻辑。这一点在写作上体现得更明显。愈是在快时代、浅时代、碎时代,我们的写作越需要慢哲学、深思考和严逻辑。

写作中的深思考

写作天然需要深思考。写作不是为了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者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普及专业知识,或者阐述某种新观念,或者介绍一些好方法。不管是哪一种,都要为他人提供文化价值。而要给读者提供文化价值,作者当然要有深思考。作者有深思考,笔下才能有干货。否则,你所表达的东西众所周知,那读者还有什么必要读你的文章?

大家都知道写作新手和高手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方面有差距,新手往往词不达意,而高手则善于遣词造句。这当然是没错的。可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遣词造句的表象背后,隐藏着的是不同写作者思考水平上的差距。如果把写作比作登山,那么,往往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一个写作者最终抵达的高度。

举例来说,面对同一个社会现象,普通人只能看到最表面的那一点,而你看到了三点,那你针对这个现象写文章,就比别人写的好;别人看到了三点,你能看到五点,那你也能比别人写的好;别人也看到了五点,而你还思考了五点之间的联系,这样,你写出来的东西仍然会比别人好。

深思考是一种能力,它不能凭空获得,很多时候来自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我们要善于把散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起知识间的各种链接,使它们结成一张网。这张网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和其他知识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一来,当你再学到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候,你会习惯性地思考:这个知识点和哪些知识点有关联,它能被哪些知识解释?又可以去解释哪些知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这样“结网”,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会不断增强。

深入思考的能力,往往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聚焦。一个拥有广博学识的人当然就比普通人更能深入思考;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大概率也会比一个只刷搞笑小视频、追肥皂剧的人更能深入思考;一个走过高山大海、看过人山人海的阅历丰富之人,大概率也会比职场小白更能深入思考。

此外,善于倾听“遥远的哭声”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深思考。“遥远的哭声”是著名辩论选手黄执中提出来的一个说法。他说,艺术的价值,就是能够让人听到遥远的哭声。有的人看一幅画,看不出什么,因为他根本不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意义,脑海里没有什么想象,这幅画就不会走进他的心里,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冷血,他们只是听不到更遥远的哭声。”而真正了解这幅名画的人,则通过一幅画看到千千万万的人来人往、王朝更迭。这样的人,他对世界的认知,不止自己的周遭。说到底,倾听“遥远哭声”的能力反映出的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你对世界的认知越高,你听到的哭声就越遥远。”

需要说明的是,能否听到“遥远的哭声”,不止与知识积累与艺术修养有关,更与慈悲之心密不可分。只有对万事万物怀有深切关注的人,才能倾听得到“遥远的哭声”。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经历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相信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更深的体悟。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但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家休戚与共,唇齿相依。任何地方发生了灾难,都是整个人类的灾难;任何“遥远的哭声”,都是人类的悲剧,都值得我们用心倾听。

深思考走到顶层,是超越小我、心怀天下的大思考,是心怀慈悲、深情款款的大善良,是上下求索、勇于承担的大格局。

深思考,就是要我们把自己的心打成一眼深深的井,井里的水与大地上所有的水都能联通。井里的水能感知冬去春来,人间冷暖;井里的水能映射出世人的笑脸,也能倾听得到“遥远的哭声”。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