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写作锦囊丨修改的底层逻辑

很多人都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可是在写作实践中,修改的作用还是被大大低估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谈及修改,中国人很容易想到“推敲”的典故。贾岛是唐朝著名诗人,特别重视修改。写出一首诗之后,他常常为了诗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反复斟酌、修改。他曾写过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李凝是贾岛的朋友,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拜访李凝,到了住处却没遇到的事。这本是一件寻常小事,但诗人却动用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写得韵味绵长。这首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据说,贾岛最初写的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完之后,觉着“推”字不够好,想换成“敲”字。可一时也拿不准是“敲”还是“推”好。他骑驴赶路时还对此事念念不忘,他一会儿用手做着“推”的动作,一会儿又做“敲”的姿势,反复斟酌。因为太专注于修改诗歌了,他不知不觉间就骑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并说出自己的困惑。韩愈是大文豪,他不但没有怪罪贾岛冲撞了自己仪仗队,反而觉得遇到了知音。他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

修改完这首诗之后,两人“并辔语笑,同入府署,共论诗道,数日不厌”,成就了诗坛上的一段千古佳话。自此以后,“推敲”一词就成了中国修改诗文的别称。

贾岛“推敲”的典故,只是中国古人重视修改的一个事例。类似的故事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王安石所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初稿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他觉得“到”字用得不够好,就反复斟酌,改成“过”,改成“满”,反复推敲,最后才改定为“绿”。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佳句背后凝结的“苦吟”功夫。贾岛对这种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有过经典的概括,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其实,不但中国古人重视修改,西方的伟大作家也是如此。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写小说《永别了,武器》,结尾处整整修改了39遍,其反复推敲的功夫堪比贾岛与王安石。法国著名作家尼·布瓦洛曾劝告写作者:“不要失掉耐心,要十遍、二十遍地修改你的作品。要不断地润色它,润色、再润色才对。有时候可以增添,却常常要割爱删弃。”英国作家阿林汉说:“每一段我都写了四次:一次是写下我想说的话,一次是添入我所遗漏的,一次是删去不必要的,再一次是把全文精练成我想要的。”俄国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更是空前地重视修改,他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作品,谁就前程远大。”你看,他把“善于删改”认定为“作家最大的本领”,这样的认知高度岂是一般人所能企及?

可能有人会问:文章写完之后,为什么一定要进行修改呢?修改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修改文章和写作文章时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写作时,我们的心态是主观的,主要考虑的是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即“我手写我心”。修改时,我们的视角则从主观转变为客观,也可说是作者视角变为读者视角了。书写时侧重的是情感的宣泄和理念的表达,而阅读时侧重的是信息的接受和文辞的美感。把修改当作写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意味着作者学会了换位思考,多做了一层心态调整和身份转换的“工序”。多了这一道“工序”,意味着我们对文字的审视维度增多了。而经过了多维审视、多次修改的文字,无疑会比初稿中的文字更精准、更流畅、更优美。

我的写作经验也反复验证了修改“工序”之不可或缺:一篇文章写出来后,即使当时觉得已经很好了,可若过两三天再回头去看,仍会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可能是表达得还不充分,可能是有的地方读起来还不顺畅,可能是有的句子还可以写得更漂亮。总之,只要肯多多用心,一篇文章的修改空间通常都是非常巨大的。如果缺乏足够的修改意识,文章写完之后就匆匆投出去发表,那么出现差错和遗憾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

更为关键的是,文章写完之后不好好修改,会极大地妨碍自己写作水平的提升——你不尽心尽力地修改文章,你往往也就意识不到自己写的文章还有哪些不足;你不在遣词造句方面劳神费心、兢兢业业,你也就没法成为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

很多人写东西满足于意思表达得“差不多”就行了,这种不肯精益求精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对此,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恰当的词和差不多的词之间的区别就像灯火和萤火虫之间的区别。”一次“差不多”可能是小事一桩,两次“差不多”也可能无关大局,但是长期的“差不多”积累下来,就会使你与高手之间“差很多”。

因此,你若想成为写作领域的高手,那就千万不要在修改这一环节偷懒。重视修改表明了我们精益求精的严肃态度,这是一个写作者理应秉持的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唯有对文字怀有敬畏之心,我们自己写下的文字才能在他人的心中刻下印痕。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