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书生笔谈|仁心赴国难,铁笔著文章

仁心赴国难,铁笔著文章

——万千文章中,为什么《新冠病毒何以至此》最让我感到震撼

互联网时代给个人发声提供了较低的门槛,移动媒介的流行使得自媒体拥有无数的生产机会,网络大V、自媒体红人、个人公众号创作者都拥有着越来越重的话语权,他们成为相关兴趣领域的意见领袖,具有引领舆论、设置议题的力量。那么,在百家争鸣的舆论环境中,传统媒体是否还拥有着定海神针般的影响力与权威性?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2019年12月30日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蔓延开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承载着新闻事实和作者思想的文章层出不穷,移动端和自媒体也体现出不容小觑的传播力量。网络为舆情的发展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医疗卫生组织传播防疫知识,人文博主赞颂英雄事迹。个人对于同胞的关怀,对于美好明天的期待,点点滴滴汇聚成抗击疫情的“软讯息”,而万千信息中最坚实的“硬讯息”则是来自于《财新周刊》这一传统纸媒。

《财新周刊》一直以其严谨、客观的报道态度,在这样一个报刊稍显失声的时代经久不衰。在大众媒体盛行、疫情报道时效性要求高、碎片化阅读挤占读者的时间、信息复杂噪音繁多的情况下,《财新周刊》连续三期热卖脱销,其制胜法宝在于:“内容为王”的新闻传播真理永远不会随着时代更迭而变质。

2020年第4期《财新周刊》封面文章为《新冠病毒何以至此》,这一篇文章被誉为 “37位记者4万字全景调查”。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梳理了新冠疫情的时间线,从2019年12月30日前、2019年12月30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日等一直跟踪调查到2020年1月30日,把握政府、医院、患者个案三个相关主体,通过时间顺序展示新冠疫情初露端倪、进阶发展、集中爆发的过程。

文章内容客观、严谨,针对其中的“是否人传人”“造谣与否”“李云亮医生”等几个关键词做了持续报道和细致梳理。整个报道点面结合,既从宏观上展示了疫情的现实状况 ,又从微观上交代了疫情何至于此的几大诱因。

《财新周刊》对于新冠病毒报道的成功之处,大概就是缘于其所派记者追求真实、慷慨奔赴的职业热忱以及细致刻画、深入探究的问题剖析。主编高昱在前往武汉之前的朋友圈写道:“对我们这些时代的记录者来说,无所谓幸与不幸,惟勉力留下真实,不至于让失去的白白失去。”仁心赴国难,正是以高昱为代表的新闻记者们选择了“逆行”,才给了我们普通人有关疫情的最真实报道,才让我们不至于惶惶不安,得以明辨网络谣言。

以严肃深度报道著称的《财新周刊》,以其高度的新闻职业操守和专业的新闻职业素养,对于目前全国严峻的新冠疫情给出了沉稳有力、真实客观的反映与究因,它以一篇大制作、大投入的《新冠病毒何以至此》,向社会展示了新闻媒体的责任担当。

“远路同行寥寥,剜心邀作燕飨”。在这样一个流量至上的年代,市场或许更乐于选择轻松消遣的闲谈资讯,受众喜好压迫了深度新闻的生存空间,但所幸还有这样一群有理想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笔耕不辍,他们砥砺前行,用一片赤诚为我们守望黎明。

新闻媒体服从公共利益,新闻媒体报道客观事实。在社会重大危机面前,公众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的依法保障即是信息传播的当务之急。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有着无可比拟的力量。这就是我在此疫情期间对《新冠病毒何以至此》一文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

郑连根老师点评

“中国符号的转化与写作”第一次讨论课上,我让同学们分享近期读到的感人文章,并分析文章为什么打动人,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启发?李欣仪同学通过PPT给同学们分享了她读《新冠病毒何以至此》(《财新周刊》第4期)的体会。当时正处在疫情期间,她讲得激情澎湃,大家隔着屏幕(上的是网课嘛)都能感觉得到她那种难得的新闻理想。她说,由于自己就是新闻专业的,所以特别关注新闻媒体对于疫情的报道,而《财新周刊》的这篇深度报道,堪称新闻调查的典范之作。她讲得很打动人,课后我就跟她说:“你把课上讲的内容写下来,不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吗?”她答应了,然后就写出了此文。

李欣仪同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是把自己融入其中去读文章的——她把文章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也把文章中所写的人间悲苦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结合。这一点特别值得提倡。如果我们仅从文字的角度来谈遣词造句,仅从单纯技巧的角度来谈文章的布局谋篇,那我们的所学,永远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而一旦融入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悟,那么,我们的所学也就有了更高的境界——而这恰恰是求“道”的正确姿态。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