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疫情,使居家成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生活选择。然而,物理隔离阻挡不了我们表达对一线工作人员的爱与敬。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刻瓷艺术与文创实践》稷下创新课程教师单孟渤先生,心系国家,感动于战斗于一线的前线英雄,疫情期间创作出一系列刻瓷作品。用一钉一锤,为我们凿刻和记录了一线天使们的感人瞬间,致敬疫情中的每一位英雄。
一.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一个让全国老百姓记住的名字
单孟渤老师精心创作的以钟南山院士为主题的这一副作品,突出了钟南山院士坚定刚毅的眼神,并题字:“十七年前,是他,领军战‘非典’;十七年后,又是他,以八十四岁高龄临危挂帅,冲到抗击新疫情第一线。钟南山,一个让全国老百姓记住的名字。”表达了对钟南山院士的敬意。单老师以瓷板为纸,以刻刀为笔,刻的不仅仅是钟南山院士,更蕴含着其对此次“战争”胜利的信心!
2003年的“非典”来时,95后和00后的我们尚且年幼,还不知是谁率先将重任担起。但是这次亲历疫情的我们,却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记住钟院士,一直记住那一句“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二.李文亮医生

“好了就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大医护工作者不惧风险、坚守岗位。李文亮医生亦是令单孟渤老师深有感触的一位医生。作品中的李文亮医生,眼神坚定,仿佛能听见李文亮医生铿锵的话语:“好了就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医者仁心,李医生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我们,医学专业技能和守护社会公义的良知同样重要。
三.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前线!
疫情面前,更有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逆行向前,奔赴一线。病毒无情,人间有情。这幅作品不是精确的人物画像,他可能是钟南山院士,可能是李文亮医生,可能是夏思思医生,可能是身在防护服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正因为有他们,民众才多了一份安心;他们的健康,也是民众的一份挂心!2020年,白衣天使们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古稀之年的单老师细心雕琢耄耋之年的钟院士衣服纹理
单孟渤老师始终关心疫情变化,用刻瓷艺术表达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关注与敬意。这组作品,是抗疫期间创作完成的,质朴而真挚,一如单老师的授课风格。居家不隔敬与爱,黑白瓷板记恩情。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中的白衣天使与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如冬日暖阳,为担忧着的民众带去温暖与安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坚信,胜利终将会属于为我们!衷心地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希望大家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