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人物| 郑连根:文化为根有真意 传承相连育新芽

    郑连根,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主要著作有《极简中国史》《春秋范儿》《战国派儿》《帝国青春期》《先秦诸子》《兼容并蓄长者风——蔡元培》等十余部,其中,《春秋范儿》获2015年全国优秀古籍图书普及奖,《极简中国史》获2017年全国优秀古籍图书普及奖,且版权已输出英、阿、俄、哈萨克等多语种。

 

以文传播

    知新楼静静地伫立着,凝望着山大人的一天。A区24楼,《中国符号的转化与写作》的课堂正在上演着思想的交锋。“文路无尽誓愿行,文心无言誓愿通。文境无上誓愿登,文运无常誓愿兴……”郑连根正在给学生们讲述“文学四愿”,台下学生各有所思,似乎受到了启发,又似乎感到困惑。

    《中国符号的转化与写作》是我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荣誉课程,邀请中国文史学者、作家郑连根承担教学任务。这门课围绕中国优秀文化,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结合传播学原理,开展创意写作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实践中与历史、文学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应用,创作多种形式的文创产品。

    关于这门课怎么讲,讲什么,都是未知的。郑老师基于自己媒体人、作家、文史学者的多重身份,探索出一些写作方法,与基地教师深入讨论后,做出了一套教学设计,以期毫无保留地将写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他的课程目标十分明确——教会山大青年学子“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优秀文化浩如烟海,怎么在一周一次的课堂里传递给学生呢?应该用什么来串联课程内容呢?最能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些问题,郑老师颇费心思,再三思索之下,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一个个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人们在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大多是从文化符号开始的,比如,逛长城、吃水饺、喝茶……这些符号都是可以串联起中国文化的小点。” 他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中国符号,综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传播学的相关知识、理论,再加上作家经验,这门课的脉络框架也就浮现了出来。《中国符号的转化与写作》这门课也是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下教育资源,将社会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一种尝试。

 

以文传承

    每周二的早上,专属于《中国符号的转化与写作》的课堂准时登场,这次的作业是“写作中的画面感”。天马行空的文字,仿佛就在属于这个课堂的两个小时里,进入了一场又一场绮丽的梦境遨游。有的同学化身深夜食堂山大版的“老饕”,在笔墨间吸引你唇齿留香;有的同学字里行间充斥着暗喻与指责,试图把社会乱象揭露;有的同学是意气风发的少年,站上舞台迎风擂鼓,望着未来施展拳脚;还有幻想美好相遇的“追光者”,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最真挚最柔软的触碰……

    在那个瞬间,文字仿佛就是一双翅膀,让每一个同学飞向理想,闪闪发光。在那一刻,他们都是这堂课的主人,所有的目光都追随着他们,追随着有理想、有才华的青年学子。

    这样充满魅力的神奇舞台就是郑老师倾情搭建的,他以自己的课堂为学生提供通往文学写作的桥梁,以自己的写作经验教会学生处理文字与社会的关系,然后给予学生鼓励,鼓励他们拿起笔说话,鼓励他们拿起笔表达。

    “泰山是用脚步堆起来的山,爬山就是用脚步把山装在心中,然后从心中升起太阳。”谈起印象深刻的学生作业,郑老师没有丝毫停顿就转述了袁子书同学的这份作业。他清楚地记得同学们的特点,虽然仅仅开课不过两个月。

    “郑老师讲课的风格儒雅随和,娓娓道来,丝毫没有作家架子。第一节课就说自己是‘宅男’,课间经常拿着玻璃茶杯和我们坐在一起聊天。而且郑老师文化底蕴深厚,从上古历史文化到唐诗宋词,再到雨果、巴尔扎克,以至于《娱乐至死》等传播学理论,他都信手拈来。”国教学院王一川同学这学期恰好选修了《中国符号的转化与写作》,除了对老师的赞赏,他收获的还有更多关于写作的奥秘, “在我心里,这门课使我对写作的原理开始感到清晰明确,有迹可循。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专业作家应有的素质。比如老师说,要照顾读者思维。像我以前,非常相信我手写我心,这个理念某种程度上是拒绝读者的。而老师则更侧重如何方便读者阅读,如何更高效地传播信息。”
    深秋时节,山大小树林的黄叶开始随风飘落,《中国符号的转化与写作》这门课堂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一次收获。郑老师让同学们提交一份作业——一本与“茶”有关的目录和样章。同学们交出角度各不相同的文章,有的同学从神农出发,在历史的空白处挥发想象;有的同学虚构了一篇关于西汉吴理真的小说(吴理真是文字记载的最早栽培茶树的人)。在小说里,吴理真栽培茶树的过程充满了正邪善恶、爱恨情仇,极具传奇色彩;有的同学以鸦片战争前夕为背景,将广州十三行的茶叶贸易娓娓道来;还有的同学以鲁迅与喝茶的关系为对象写文化随笔,借此探讨鲁迅先生的文学观和思想倾向。

    同学们写出了很多关于茶叶的精彩故事,郑连根作为老师难掩欣慰之情。他说:“他们的写作潜能被激活了,写作才能有了一次集中的爆发。学习就是要不断挑战舒适区,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跳一跳又能够得着’。”

    同学们在写作上的良好表现也让他自己对写作教学探索充满了信心。郑连根以“写作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概括自己的写作教学理念。他认为,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今时代,任何一位想向公众普及文化、分享观点的人,都需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创业者写上市计划书需要写作能力,公司职员写一份活动方案也需要写作能力;公务员写工作汇报需要写作能力,大学生写一篇演讲稿也需要写作能力;天文学家写科普读物需要写作能力,医生向公众普及养生知识也需要写作能力。我们的青年学子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当然更需要写作能力。”
    既然写作如此重要,那么,怎么进行“写作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郑老师说:“一方面,写作教育要与时俱进,以回应社会对写作能力的多样化需求,回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化特征,回应中国走向世界大背景下的国际化语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通过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写作的领域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写作没有想象得那么难,它是一项任何人通过学习都可以掌握的能力。”

 

以文传情

    郑老师带给学生的似乎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多的还有自己的经验。他从小爱好文学写作,高中时曾获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本科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在大学期间,广泛阅读文学、哲学、历史和宗教等方面的书,并开始了写作实践,发表了十余万字的作品。毕业之后,他来到济南时报工作。在郑连根作为媒体人的十几年职业生涯里,他不仅参与见证了纸媒的黄金时代,也拥有了传媒人观察社会万象的独特视角。

    于郑连根而言,书读多了,就有了写书的冲动。写了几本之后,他意识到需要有人把传统文化以新时代所需要的面貌呈现到读者面前。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职济南时报副刊部主任的职务,成为一名专职作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尝试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
    2017年,郑老师的《极简中国史》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奖,随后版权又输出了英、俄、阿等多个语种。“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款历史APP。”谈起畅销书《极简中国史》,他依然充满激情,“我们的读者对传统文化、对历史感兴趣,但是需要有人来‘激活’他们,所以我要做文史普及工作。”

    一个好作家不一定会教人写作,而对于郑老师而言,将特定知识转化到需要的人手中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这门课虽然只讲了半个学期,但这期间我获得了很多惊喜。感谢基地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使我有机会‘操刀’这样一门带有创新性的写作课;感谢同学们的勤奋学习与积极参与,他们给了我一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特殊快乐!”

    “传统文化和人一样,也面临着转化的问题。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今时代一个极为重大的文化命题。”郑老师表示,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今人赋能,“我们一方面要对古圣先贤充满敬意,学习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和创新。作为文化传播者,我们有责任为传统文化寻找到适合时代特点的呈现方式和诠释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是有责任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从传播传统文化到写历史读物,从畅销书作者到校园里的老师,他的舞台从文史普及转换到了学校教学。他的人生轨迹似乎是在不停地跨越,而其实,这其中一直未曾改变的是他热爱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而源于热爱本身的东西也恰恰给予他养分、灵感与动力。

    正如郑老师在采访中不经意地感叹:“只有用深情的目光凝视现实的人,才能倾听得到来自历史深处的遥远回声。”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