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暑期学校 | 山大与上交的夏日浓情来年再续!

缘起

    大暑后的第6天,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迎来了立秋前的最后一批青年才俊。他们一行35人,自沪城的伏旱中赶来,赴一场戊戌年夏末定下的约会。
    “思源明志,城市生存”,是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的优质社会实践项目,去年即与山东大学结缘。今年,携往日约定,在泉城姗姗的雨季中,35位致远学院学子从7月29日开始,于基地度过了传统又新颖的10天。

 

寻源篇

    感受古人,最直接的便是穿古人穿过的服饰,与绫罗棉麻传递出的丝丝缕缕的文化特质相遇。袭承千年的汉服与年轻的灵魂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来到基地的第一次体验,便是衣汉服、行汉礼、拜先师。“感觉自己离万世师表从没这么近过。”一位同学回想到。
    “思源明志”,在同学们拜师礼的体验中开启了。

    紧接着,大家又先后亲自体验了古筝编钟编磬合奏、制作碑拓、印刷木板年画等。“传统文化是真正植根于骨子里的东西,以至于首次近距离接触就会让人产生家的感觉。”这是许多同学的心声。

 

金石篇

    小小方印间蕴含了怎样的万千气象呢?7月30日,同学们在印章中体会到了古人治字的规制与抒情达意的含蓄。篆刻和印章,书法和刀刻,怎样发扬这一具有三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形式,这个问题也像刻字一般,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8月4日,基地特聘专家、刻瓷与蛋雕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单孟渤老师从自身与艺术结缘的故事说起,带同学们进入了刻瓷、蛋雕的艺术殿堂。在谈到雕刻创新时,单老师拿出了自己的铅笔芯雕刻和葫芦雕刻作品,并表示:“艺术就在生活中,简单的材料经过精细的雕刻也会呈现极致的美感。”

    同学们在赞叹单老师作品的同时,也在瓷板上留下了自己的初次雕刻之作。来自数学专业的杨孟真同学认为:“看到这些行头感觉像是在实验室里一样,无论是瓷板雕刻的课程内容还是体验内容,非常的耳目一新,从来没想过自己还会亲手刻瓷。”

 

草木篇

    老师们从六大茶类入手,带领同学们体验茶道主题的“人在草木间”活动。识茶、泡茶、品茶、论茶,动鼻、动眼、动口、动手,在亲身实践中,茶的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逐渐幻化成同学们独特的理解。

    “从前对好茶的理解仅限于茶叶本身,原来温度、水质、时间等各种因素也都不容忽视,茶道是很博大精深的。”
    “唯爱正山小种,缕缕幽香。”

 

水墨篇

    “基地的课程采用讲解、示范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给大家留有了大量的沉浸式体验和让亲自动手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自己学习与感悟,老师在过程中会给予指导,对这项技艺不太熟悉的同学容易入手,乐趣也多了不少。”幼时学过国画的周晓臻同学感叹道。


   

    原来,陈鹤龄老师从中国画与西方画的区别讲起,将中国画的叙事感娓娓道来,最后阐明了中国画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先进性。接着到实操环节,崔溶老师带领同学们亲手绘制一幅海棠花扇面。在水墨勾勒、晕染中,同学们体会到传统绘画的乐趣与不易。

 

装裱篇

    8月6日,同学们齐聚一室共同倾听张惠玲老师对装裱艺术的解读。
    在对装裱艺术有了初步了解以后,实践团队分为若干小组开始进行艺术作品的装裱活动。在熨斗、剪刀、美工刀等工具的纵横中,致远学院的同学们拿出了理工科专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与手法,对细节不落分毫,对品质追求上乘,最终完成了极具观感的装裱作品。令人感动的是,在对原材料的利用上,同学们也坚决秉持不浪费的原则,节省下许多。

 

烟火篇

    在基地的最后一天,正值中国传统佳节——七夕节。从中式生活的方方面面着手,当日的课程涵盖了古琴、插花、香道、茶道等诸多领域。
    老师演奏了古琴名曲《平沙落雁》,在舒缓柔和的旋律中,带领大家领略了古音律之美、花木之姿、熏香之宁……紧接着同学们共分为4组,轮流体验古琴、插花、香道、茶道。“我觉得香道是一个人的艺术,在烟香缭绕中通向另一个世界。”陈佳琳同学如是说。

 

缘浓

    10天的光景,泉城自大暑步入立秋,课程也走向了尾声。回顾这些天的体验历程,基地老师们与致远学子们目光中都透露出些许不舍。陈鹤龄老师在课程结束以后对同学们深情说道:“希望你们带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从象牙塔中走出去,成为新一代文化的传承者。”这也正是基地的教学理念之一,从体验开始,与每个不同的个体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内涵,最后用每个人的方式创新地表现出来。

    “我想以两校的校训作结。‘学无止境’,学习知识,更是学习生活;‘饮水思源’,铭记我们所得之根源。”

    “体验不仅是一种学习,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欢愉和对手艺的初步感知,更多的应是一种激励警醒,敦促我们在喧嚣中仍要记得保持内省与静心。”

    “这些感悟很难细化成文字并呈现于纸端,但是浸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日久天长,‘文化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观点已经潜移默化地滋润了学生的审美与三观。你很难不主动触摸文化的脉络,不去主动阅读,或者以其他方式去体会生活中的美。”

    ……

    山自高,海自深,山海相接,是华夏儿女走向现代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根脉壮大的归处。

    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与你明年再见。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