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学生讲中国故事】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通过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节庆中蕴含的厚重且朴素的民族共同情感,这是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开设的中华文化才艺训练课中节庆文化单元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堂上同学们做月饼,笑说月圆人圆;猜灯谜,欢谈个中趣味;品诗词,遥感古人衷肠……在这个体验文化的过程中,真切地去触摸与探索中华节庆文化的雅与俗、情与美。

在最后,在向大家展示的环节中将自己感受到的节日的真谛表达出来时,曹可同学的话深深打动了大家。千百年来,华夏节日里的情感从未曾改变过,这情感正如曹可同学说的穿越了千年的时光站在我眼前。感谢有这一轮明月,跨越万里,贯穿古今,让我们与前人心意相通。也感谢有曹可同学一番诠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于我心有戚戚焉……

——陈鹤龄老师语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苏轼曾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也希望能与家人团圆,起码是在这个具有团圆意义的节日里。前十几数个中秋节,我也曾和家人坐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但是,在十九岁即将到来的这个中秋夜,我独在异乡,第一次生出了一丝游子的愁绪。它起初是细小而微薄的,于心口生发、生长,将我丝丝缕缕地包裹着、缠绕着,竟让我感到有些窒息。偏偏在这个有着独特意义的节日,我担负搜集有关月亮诗词的任务。

不知道是否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在品读古人作品时竟会热泪盈眶。我看着眼前的一字一句,就好像穿越了千年的时光站在我眼前,诉说着喜怒哀乐和生命中的悲欢离合。我与写下这些词句的人相隔一千余年,月亮距离三十八万多千米,能看到最远的星星距离我们一千五百亿光年,而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公里。他写下这句诗的感情是通过同一轮明月传达给我,对我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刻,我独自坐在图书馆看着这句诗,鼻尖发酸。当站在老师的身边,面对同学讲述我选择某一句诗背后的故事时,我只是在祈祷人长久,只能以共婵娟安慰自己——虽然我们不能相见,但我们脚踩同一片大地,头顶同一片天空,看到了同一轮明月。也许,它已经将我的思念传达给你了。

   

   好在我有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做月饼,猜灯谜,还挂了灯笼。我有幸和大家一起享受这个节日。我们也许还太年轻,不懂乡愁,但这乡愁总是若隐若现的,即使只是在某一个月出月落的瞬间。节日未能归家的人之情怀大抵都是相似的,有人写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人写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虽然诗句不同,但我们已经将情感寄托给了同一轮月亮。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我的亲人。虽然我们相隔一千多公里,高铁也要坐将近五个小时,但在此刻共望同一轮明月,希望月光能将我的思念带到你们身旁。

 

   

笔付一字,落语胜千言,但尺书易传,情衷难寄。好在还有这一轮明月跨越万里,贯穿古今,无言胜似万语。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