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学生讲中国故事】习字如爬山——听少数民族预科生说系列之四

挥毫竟千里,泼墨走山河。

那次课上点墨走宣,仿佛一下点燃了灵魂之中的火焰。像是遗留在手上的记忆,像是寄存在脑内的本能,那管兔毫如龙蛇之舞,在淡黄的宣纸上留下深深刻印和淡淡墨香。

我很感激山大开设的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这门课,十几个不同的课程主题,都让我受益匪浅。当然,书法课为最。

如果说汉字是天上耀眼的太阳,那么书法便是夜晚柔美的月亮。日月相生,光影相伴。有了汉字便有了书法,而有了书法,汉字就能够更好地发展。书法,自古就成为了评判文人素养不可或缺的一大标准。而如今,高等教育逐渐推广普及,互联网盛行,手机、平板等代笔记录工具应运而生。汉字和书法,却被一部分人偷偷舍弃。

锡伯语 阿拉伯语 汉语书写“山东大学”

好在近些年来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节目,如《汉字听写大会》《中华诗词大会》等,这些节目让人们重新意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回首前人的风采,才能展望未来的光华。

小时候被母亲压着练字,我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想着草草写完,溜之大吉。年纪稍大一点儿,觉得有一手好字是一个加分项,但那只不过是为了应对考试。现在,我一边分外后悔幼时没有好好练字,一边又在心里暗暗着急:为何练字以来却没有多大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练字就好比爬山,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有登顶的可能和希望。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人也会不断成长。习一手好字,磨一番心性,自会有助于遇见更好的自己。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