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基地召开“体验式文化课程”专家研讨会

2009年12月4日,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简称基地)召开“体验式文化课程”专家研讨会。基地主任/院长宁继鸣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作重要发言。王军副院长主持会议。学院教育学系、汉语教学部、留学生预科部的专家,以及语言与文化传播教研组的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体验式文化课程”是应基地建设需要,由宁院长主持研发的一项全新的综合性课题,是一个重要的语言与文化传播应用对策研究项目。该课程突破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结合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建设,将学习者置于一定的文化场景和文化氛围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把中华文化知识融于场景体验、故事体验、模仿体验和多媒体体验等多种文化体验方式之中,开展知识学习、动手操作和文化参观三位一体的文化教育与文化体验活动。该课程的重要价值在于,采用教学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将原有较零散的文化元素整合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探索一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模式;同时以一种相对简易、朴素的形式表现语言与文化传播高端研究的社会内涵与学术价值。

宁院长指出,成功的文化传播范式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模式创新的一种尝试,有利于充分发挥我院教师专长,为老师们提供全新的发展平台。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除了做好文化本体研究工作之外,还需更新理念,开拓思路,从传播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出发,以“体验式文化课程”为线索,把对中华文化的接受、认知、理解和传播融为一体。他希望此次研讨会议能够进一步论证、完善该课程的架构和初步成果,学院资深教师作为该领域的专家,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机遇和考验,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该课程具备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将教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语言文化传播研究相结合,为学院的老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黄历鸿副院长提出,根据课程对象、学习周期、汉语水平、年龄层次的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套餐”,发挥该课程的实效性。张艳华教授、刘冰冰副教授、王尧美副教授、戴丽华副教授等分别从课程设置、课程特点、课程内容等各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青年教师感到倍受鼓舞希望能为该课程的研发贡献更多力量。

“体验式文化课程”专家研讨会将面向海外孔子学院、我驻外使领馆、海内外专家学者等开展进一步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为课程研发、系列教材编撰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体验式文化课程”是一项系统工作,课堂场景设置、教材编撰、课件研发、教具制作、教师招聘培训等工作将有序展开。


作者:马晓乐来源:基地办公室
作者: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