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文化沙龙之二“传统髹饰技艺的鉴赏与当代传播”成功举办

2018年4月25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举办了一场关于传统漆器工艺的文化盛宴。漆艺教学与研究专家常瑞红老师为大家传授了传统漆器工艺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艺术技法和审美特质,分享了自己多年进行漆器研究和艺术创作的心得。

在常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共同欣赏了漆器艺术之美,感受到传统髹饰工艺的文化内涵。常老师及其学生的当代创意作品更令师生们叹为观止,感受到传统漆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奇妙与魅力,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认识到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对于当前审美塑造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漆器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和优秀文化元素之一,在经历高峰与低谷参差交错的历时发展后,仍以鲜活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光彩没有褪色,其内涵没有损益,常老师讲到,从汉代起,漆艺逐渐从以实用性为主发展为以装饰性为主,做工精细、造型精美,雕漆、刻填、堆漆、镶嵌、莳绘等漆艺技法不断自新,材质语言也更加丰富,金箔、银箔、蛋壳、螺钿、宝石、玉石、玳瑁、贝壳等等都成为漆器艺术表达的媒介。漆器工艺繁复,通常要经过30多道工序,制胎、裱布、刮灰、上漆、镶嵌、打磨等,作品创造的周期比较长,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甚至更久。

漆器制作与研发需要坐冷板凳的精神,需要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探究的韧性。常老师以其对漆器和髹饰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坚韧、敬事、专注、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打动了在场的师生们,大家感受到了艺术的温度和人文的力量。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是今天在体验基地绽放的这朵漆艺之花,让大家进一步领略了传统文化的芳香,也被常老师传承创新漆器艺术的“春风十里柔情”所感染,对漆器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喜爱之情荡漾在现场师生的心中。

作者:郑雨婷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