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交流、交锋、交融——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路径系列论坛圆满落幕

交流交锋交融——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路径系列论坛第四场犹太教改革及其对中国文化重建的启示”119日成功举行。至此,系列论坛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邀请了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周惠民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分别做专场学术报告。教授们共同出席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路径名家对话。山大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主任宁继鸣教授主持了各学术报告,山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小舒教授主持了名家对话活动。

作为论坛的开幕讲座,周惠民教授的学术报告《欧洲汉学的建构与发展——欧洲人如何了解中国》于926日在国际教育学院报告厅举行。周教授从文艺复兴后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认识的转变出发,把欧洲汉学分为以耶稣会士和宗教传播为主流、以通商贸易为主流和以近代学术研究为主流的三个阶段,详细而生动地阐述了不同阶段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以及欧洲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过程。周教授在欧洲游学多年,对欧洲汉学研究的理解非常深刻,其渊博的学识和风趣的讲解,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在提问环节,师生们积极主动地与周教授互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田辰山教授的学术报告《范畴、逻辑、话语与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于929日在国际教育学院报告厅举行。田教授在美国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在哲学层面上寻求中西文化的异同,特别是结构性的差异,并将研究成果凝练成图示,把哲学分析直观化,用平实的话语阐明深奥的理论。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听完报告以后,对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

傅有德教授的学术报告《犹太教改革及其对中国文化重建的启示》于119日在国际教育学院报告厅举行。傅教授讲述了犹太教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其发展变革的主要阶段,指出这种既不失传统又拥抱现代,兼顾民族性和普适性的改革方式对中国文化的重建很有启示意义。傅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有趣,通过援引案例和古今对比、中西对比的方式,讲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的见解,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入交流与研讨。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头戏,由三位知名专家共同出席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路径名家对话》选择了928日孔子诞辰日这一天隆重举行。各位专家围绕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中华文化的世界化路径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问题青年人在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使命与任务,以及大学如何实现文化传承、融合与创新的功能等话题,各抒己见。期间,有辩驳、有冲突,有对话、有交流,异彩纷呈,尽管视角不一,但是教授们都认为文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的过程是寻求世界文明共享文化的过程,不同文化要相互尊重、宽容、理解,并勉励在座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们积极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努力。

名家对话还邀请了特邀嘉宾,宁继鸣教授和外国留学生代表马海(加拿大籍)先后参与互动。宁教授指出,中华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进程,需要异质文化间理解的无障碍和传播过程无障碍,需要设置有效的路径和指标,孔子学院建设、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等都是对路径和指标的有益探索。马海列举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点以及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的经历,提出了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解与看法。论坛现场同时开通微博互动板块,来自场内外的中华文化爱好者通过互联网与现场专家进行了实时交流。活动结束后,专家和嘉宾出席了山东大学中华文化体验馆孔子像揭幕仪式,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

系列论坛是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山大国际教育学院和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共同举办,历时一个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专家教授在传授自身学术专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美国、欧洲、台湾等地的学术动态与研究视角。来自网友、外国朋友等不同人群的声音在这里也被关注、被倾听,在交流、交锋、交融的气氛中,中华文化世界化与现代化的主题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致力于研究的核心命题。

作者:甄珍 孙雪霄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