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宁继鸣出席2009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

2009年3月30-31日,由中国教育部和欧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9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欧盟多语言事务委员奥尔班、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总干事许琳等出席了会议并致辞。中欧双方的政府高级官员,以及来自欧盟7个成员国和中国13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宁继鸣院长作为中方专家应邀出席此次研讨会并在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章新胜副部长首先回顾了中国与欧洲源远流长的语言交流历程,并指出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及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他说,在今天全球化程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加以应对,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开展汉语教学和传播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日益增长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以及对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尊重。他指出,各方应在求同存异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携手应对挑战和机遇。

奥尔班委员表示,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全球的决策者必须帮助人们获得一定的语言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适应变化,跟上时代,克服危机。他说,文化和语言多样性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国和欧洲在尊重文化和语言多样性上存在很多共同点,双方应相互借鉴经验,共同面对出现的问题。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语言构建多元文化世界”。中欧双方专家围绕“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的创新”、“以从事商业活动及就业为目的的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跨文化能力及跨文化对话”、“汉语在欧洲的传播及欧盟官方语言在中国的传播”等4个议题展开研讨。

宁继鸣院长在“语言学习、跨文化能力及跨文化对话”论坛上做了题为《跨文化交际与多语言的和谐共生——兼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时代特点与发展前景》的主题发言。宁院长提出,世界多语言的和谐共生与多元文化的交叉共享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中外双方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也正是为了满足国际社会汉语学习需求,促进世界多语言和谐共生与多元文化交叉融合而开展的一项事业。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影响到个体、群体、组织及国家等各个层面,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语言、经济、文化、世界和谐等各个领域。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文化传播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他建议,政府及学界都应从各自的角度积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语言与文化的新问题与新现象。宁院长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较大兴趣,海内外专家们就发言中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闭幕式上,奥尔班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认为此次中国之行收获很大,看到双方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期待今后有更多的机会深化多层面的合作与对话,共同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寻找答案。许琳代表中方致辞,她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并对中国与欧盟在语言合作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及合作前景寄予希望。

该研讨会是“中欧语言交流(欧盟窗口)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2007年11月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的具体落实。此次会议的成果与经验,为我校“语言与文化传播”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马晓乐 孔梓来源:基地办公室
作者:
打印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