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贯彻《山东大学新文科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1年)》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价值引领,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理、工、农、医学科深度交叉有效融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在校生提供传承文化、展现风采、服务社会的新平台,现启动第三届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项目申报工作。
自2021年“中华文化创未来”项目启动以来,依托唐仲英教育援助基金,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第一、二届申报项目共支持了58个项目组。截止至2024年8月,已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香港当代设计奖”,第五届神笔奖创意大赛金奖,2021ICAD国际青年美术设计大赛铜奖,“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山东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第三届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选题
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项目以山东大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设置委托研发项目,旨在鼓励在校生结合自身专业、兴趣及特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最终作品版权归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所有。项目申报类别有以下两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文化课程创意体验及教具设计研发。
具体选题如下:
1.山东大学文化元素创意设计
2.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创意表达
3.世界多彩文明交流互鉴语境下创意表达与实践
4.3D打印技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实践
5.“AI+”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实践
6.中国民间工艺的创新转换与创意实践,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木雕、瓷器、汉服、扎染等
二、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面向山东大学全体学生,鼓励跨专业合作,组建多元化项目团队,鼓励本科生、研究生联合组队,校际联合申报。
2.每个项目设一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为山东大学在校生,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心,有较为充沛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项目研发与实施。
三、总体要求
(一)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时间为2024年10月14日至10月30日,拟支持重点项目3~5个,一般项目5~10个,培育项目5~8个。申报人需按要求下载并填写《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项目申报书》(附件1),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装订。项目申请书须由项目指导教师或研究生导师审核签字,所在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盖章,将签字盖章后的扫描版以PDF格式发送至邮箱whjd@sdu.edu.cn。
(二)项目考核
唐仲英山大学子“中华文化创未来”项目设有中期考核与结项考核。中期考核未通过的项目将取消结项资格;结项考核须提交相关成果、通过答辩。表现优异的项目团队另设奖励。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赵老师 0531-88363758